第079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1/2页)
隐隐听到号角声,船舱内,13岁的少年睁开眼,没有点灯,趁着船舱外映进来的微光,发现隔壁床铺上自家先生不知何时已经起床,连忙跃起,摸着黑飞快穿衣洗漱,一路来到这艘千料海船上层船舱的舱门外,才让自己放缓脚步。
四周依旧笼罩在夜色里,头顶星光稀疏,周围却是渔火点点,好像天地倒转。
目光扫视一圈,少年呼吸也平稳下来。按照先生平日教导,不急不缓地步入船舱。
众人正围在一张长桌旁议事。
少年进门,见先生望过来,才拱手,歉意道:“弟子睡过了,请先生责罚。”
黎圭看向这段时间越来越满意的弟子,微笑摇头,说道:“近几日海上奔波,你也累了,今天特意让你多睡些时候,以后还是要勤勉。”
柳潮生连忙再次拱手。
随后又不忘向其他人招呼:“潮生见过王千户,见过戚知县,见过各位。”
负责这次海捕护卫之责的营海卫千户王五和奉命从象山县城赶来的象山知县戚升也都是微笑点头,其他人跟着附和,气氛融洽。
谁不喜欢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少年呢?
招呼之后,大家转向正事,黎圭与另外两人以及周围吏员继续讨论今天的海捕路线,柳潮生规规矩矩地在外围负责递送纸笔或者端茶上水。
今天是四月初十。
船队四月初六从定海出发,昨日抵达象山南部的鹤浦岛海港,这是大明海军提前确定的一处官方港口,处在南北水运航线之上,因此也设有灯塔。
另外,鹤浦港距离东南的渔山列岛,也即这次海捕的起点,渔山渔场,只有六十里。
当天色亮起,算上象山本地和从南部温台又陆续赶来的船只,总计超过两万人的庞大海捕队伍用过早餐,无数大小船只随着出发的号角,纷纷离港,向外海行去。
通过反复观察侦测,营海司确认象山外海未来三天都不会有太大风浪。三天,是营海司官方规定的天气预测极限,超过三天的预测,不能作数。
因此,这次海捕行动,将会在外海持续三天时间,四月初十上午出发,四月十二下午返回。
今日无风。
船队基本依靠人力而行,直到午后,才陆续抵达渔山列岛附近区域,远远可以看到其中一座海岛冒起烟柱,那是又一座近期设立的导航灯塔,日常驻扎有两个小旗的二十人队伍。
附近船只渔民遇到问题,可向灯塔方向紧急停靠,获得救助。
茫茫海上,总计一千六百余艘大小船只分散开来,丝毫不显任何拥挤,大家此时关注的都是脚下。
肉眼可见的密集大黄鱼群,甚至将洋面都映衬得一片金黄。耳边还能够听到‘咕咕……咕咕……’的声音,这是大黄鱼的叫声。
渔船散布区域的东部外围,两艘五百料大船和四艘小型渔船构成一组,两艘大船上还有醒目的白色编号,001和002,不仅如此,船身两侧还都刷有纯白大字。
001两侧是‘安全生产’和‘人人有责’,002两侧是‘努力生产’和‘人人争先’。
类似口号,凡是明州渔业生产公司下属的大船,全部都有,连这次跟随的官船和军船上也都不缺‘官民一家’和‘军民一家’之类的白色大字。
这自然都是朱塬手笔。
目的,是为了某种潜移默化。
这是小节。
001和002两艘大船构成了这次出海的明州渔业生产公司第一生产小组,001号海船的船长是柳老七的大儿子柳大,柳大同时也是第一生产小组的组长。
带着自己的生产小组一口气来到渔场东边,望着脚下密密麻麻的鱼群,船上大部分人都有些不真实感。
这……
如此兴旺鱼情,很多年都不见了。甚至,一些年轻后生,这辈子都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是鱼不在,鱼一直都在。而是往年兵荒马乱,沿海百姓活着都是困难,更别说组织这样规模的船队到远海进行捕捞。
众人呆呆地打量一番,听到远远已经有人在喊号子,柳大身边一个精瘦老汉才终于道:“组长,咱们也下网罢?”
柳大反应过来,连忙点头:“下,下……”
柳氏一家,本来是可以默不作声地转为民户的,毕竟柳老七当了官,东南又乱了任些年,新朝重新编订户口,想要悄悄把户籍类型改了,并不困难。
不过,为了三个孙子的前程,当初一番闹腾后性格中反而多了几分主见的柳老七亲自拍板,依旧申报了渔户。
还是为了自家孩子,柳氏三兄弟也没意见。
这次出海,三兄弟都来到了南边,也是柳老七的关系,三兄弟都是组长,分别领导第一到第三生产小组。
大家对此也没意见。
谁让人家柳氏有这份造化呢,而且,三兄弟也都算厚道人,相比其他没背景的组长,跟着三兄弟的小组,反而更能得些好处。
多年乱世导致东南沿海渔业废弛,第一组两艘大船上会操作大对捕捞的人数不多,更何况还是两艘500料大船。几位年老渔夫指点下,两艘船靠近,小心翼翼地将十丈长的大型对网展开,四艘小船也游弋过来,穿梭在中间帮忙铺展。
等对网落下,两艘船上四排大橹也都准备停当。
柳大亲自带头喊起号子,大船开始缓缓前行,拖动十丈长的大型对网向水下鱼群笼罩而去。
如此前行不到一里,负责观测的两位年老渔夫就提醒可以停下。
鱼情太旺,再拖,网就爆了。
随后是起网。
为了保持船只平衡,先分一大半人到大船一边,其余二三十人并排在船舷另一侧,当开始尝试将大网托起,发现鱼获还是太多。
柳大问过有经验的老渔夫,又召过四艘小船,先将鱼获卸入小船一部分,才又再次发力。
“嗨——幼——嘿——”
“起——大——网——呵——”
齐心合力的喊声中,当对网终于出水,哗哗的鱼儿跳动声,咕咕的黄鱼鸣叫声,外加渔工的号子声,顿时响成一片。
忙碌了两刻钟,第一网大黄鱼终于来到001号大船的甲板上。
无论是经年的老船工,还是第一次下海的年轻后生,望着甲板上一眼看去少说也是两千斤往上的肥大黄鱼,都有些发蒙。一些人甚至想着,这船要是自家的,只是这一网二十余担鱼获,就足够回家娶个媳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