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骑兵对决 (第2/2页)
王战用力点头,说道:「将军放心,末将知道分寸,不会贪功行险。」
仗打到这个程度,建虏的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没有了后勤物资,就算能在朝鲜抢掠到一些,也不可能长期支撑。
说白了,只要能成功阻击建虏,或许不用反攻,建虏就已经被饿垮了。
当然,郭大靖还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可这也要看具体的情况,他并没有硬性地要求下面的将领。
能够灵活地用兵,而不是按部就搬地执行计划,对于东江军将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进步。
平辽之后,也还会有战争,郭大靖也不可能每次都亲自坐镇指挥。当然,强敌已灭,也不需要他再亲历亲为。
刘兴祚对王战的回答甚为满意,微笑颌首,说道:「入朝的建虏估计也会很快回撤,打扫完战场,我军便要马上向西转进。」
王战思索了一下,说道:「据末将估算,建虏最快也要一天多的时间才能回到辽东。若是人马疲惫,可在镇江堡内休息一夜。」
「不必了。」刘兴祚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缓行于路,也不会太过辛苦。」
休息一夜看起来是没多大问题,但刘兴祚却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飞骑在此战中有所损失,再与建虏主力作战,还是多发挥步兵火枪火炮的优势,给飞骑减少些伤亡才好。
当然,敌人败逃后,却还是飞骑和枪骑的无情追杀,那时候作战就要轻松许多了。
而此时就显出了镇江堡的重要性,伤员可以就地安置,粮草马料可以马上供给,极大地减轻了飞骑转进的困难。
虽然说要迅速转进,可打扫完战场后,人困马乏的飞骑还是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将士们吃上马肉,喝上了热乎乎的马肉汤,战马也喂了草料。
随着飞骑营的转进,镇江堡外沉寂下来,只有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道和余烬未熄的建虏营寨。
当然,在周边很大的范围内,还是随处可见被扒掉甲胄的无头尸体,以及破碎的武器,显示着这里曾发生的一场激烈血战。
…………………
倚山而建的营寨,在凤城西北五六里,距离连山关、通远堡至凤城的大路,更是只有不到两里。
之所以没有选择当道扎营,彻底堵死连山关通往凤城的道路,是因为郭大靖并不想与建虏展开大战,而主要是起到牵制的作用。
而且,这里的地形地势更加易守难攻,哪怕是连山关和凤城的敌人都前来进攻,郭大靖也有十足的把握。
「袭占汤站堡也有快两天了,凤城之敌没有急于反攻,显然是觉得兵力不足,会派人送信,请求增援。」
郭大靖轻轻颌首,微笑着示意尚可喜继续说下去。
「趁敌人的援军未到,我军应该与后协联系,夹击凤城,占据这个更加坚固的山城,彻底阻断敌人东援之路。」
尚可喜停了下来,询问的目光望向郭大靖。
郭大靖绽出笑容,缓缓说道:「尚将军的设想相当好,是积极进取的作战计划。本帅的作战计划以稳为主,相对于尚将军的,稍嫌保守。」
尚可喜赶忙说道:「不是保守,就是谨慎,可保万无一失。」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其实,在此地立寨牵制,还是为了保护已经安置在庄河地区的移民。移民还会不断涌入,庄河地区已经是我军不能放弃的根据地。」
「此次作战,歼灭建虏的有生力量,并破坏其掳掠人口物资的企图,都是为了大反攻作铺垫。」
郭大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就目前而言,大反攻的准备还很不够。不论是兵力,还是弹药物资。」
「所以,本帅希望此次作战适可而止,不出现太大的伤亡。再等待一段时间,让建虏更加衰弱,内部矛盾更大,让大反攻的时机更加成熟。」
说起来,现在若与建虏决战,胜利的把握当在六七成。但最大的限制却不在兵力,而在弹药物资。
东江军发挥火力优势已经成了习惯,这就导致弹药的消耗相当大。特别是火箭和迫击炮的炮弹,一战下来至少需要几百颗。
虽然储备量也够打上几仗的,但要持续性的作战,还是显得不足。弹药不足的话,就要拼兵力。伤亡过大,显然是郭大靖所不希望的。
「末将明白了。」尚可喜也不再坚持,拱手道:「还是郭帅深谋远虑,作战计划立足长远,更加高明。」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本帅说过了,两个作战计划都很好,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尚可喜嘿然一笑,又有些疑惑地问道:「郭帅所说的建虏内部的矛盾,是指多尔衮和其他奴酋的吗?」
郭大前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么说也可以。但本帅以为,此战过后,在建虏之中会产生辽沈是守是弃的争论。矛盾也应该是围绕此争论而产生。」
在郭大靖看来,建虏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继续据守辽沈地区,就是在坐以待毙。
而弃守繁华之地,退守苦寒老家,生聚养息,或许还有东山再起之
日。
但多尔衮或许是明智的,可其他奴酋,以及众多的建虏,却不会不战而退,把已经拿在手中、经营数年的富庶地盘让出去。
打个比方,吃惯了山珍海味,再吃窝头咸菜,自然是难以下咽。
所以,大多数的建虏是不到黄河不死心,肯定要与东江军打到最后。其实,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光占领空城有什么用,只有尽可能地杀伤其有生力量,使其失去发展和复起的资本,辽东地区才能长治久安。
否则,就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部队,来对付建虏的袭扰。占的地盘大了,防线也拉长,漏洞和破绽也在所难免。
而要继续进军苦寒之地,犁庭扫穴的话。辽沈地区未加经营,只能从后方运输补给,漫长的补给线,就会成为东江军难以克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