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逆天换明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建虏的奋力挣扎

第四百六十七章 建虏的奋力挣扎

第四百六十七章 建虏的奋力挣扎 (第1/2页)

但凡还有一丁点的希望,人的侥幸心理就不会破灭。只要还是握在手中的,谁都不想失去。
  
  祖大寿的心理也是正常,与继续收缩于辽沉的建虏,几乎是一样的。明明已经处于颓势,却还不死心,要拼命挣扎一番。
  
  当然,建虏方面还没有最清醒的认识,还以为能与东江镇继续抗衡下去。
  
  毕竟,建虏在辽东还占据着远超东江军的地盘,还有着数万精兵强将,尽管这是表面上的力量对比。
  
  而东江军的根据地,严格意义上只有辽南三州,以及秀岩以南的地区。差不多只有建虏所占的三分之一。
  
  但实力却不是以占地多少来决定的,就象建虏与大明相比,大明还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可却在战争中落于下风。
  
  地盘小自有小的优势,那就是不必分兵四守,能够发挥内线优势,集中兵力打大仗。
  
  当然,建虏收缩防线后,也节省了很多兵力。只不过,他们能够选择的攻击点,却很少。
  
  辽南就不用说了,东江军有重兵防守,有坚固完备的城堡和工事,还有数量众多的火炮。
  
  建虏在旅顺堡、南关两次大战中已经连遭挫败,对攻坚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轻易进犯。
  
  辽西只剩下孤零零的宁远,还要越过广宁、锦州长途行进,已经不值得建虏发动进攻。
  
  也就只剩下辽东一面,算是东江镇的薄弱地区。如果能击退辽东的东江军,就能够恐吓威胁,甚至是掳掠更加虚弱的朝鲜。
  
  多尔衮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表面上的,来提高他的声望。因为他心里清楚,在形势日渐恶劣的情况下,人心会不稳,他的对手也会躁动。
  
  “从最近的情报上看,辽东的东江军基本上是龟缩在镇江堡,其余人马应该是按照每年的习惯,退回皮岛休整。”
  
  “东江军在秀岩地区增加了兵力,约在两万人左右。”
  
  “朝鲜方面在义州增加了守军,约在一万上下。”
  
  多尔衮阅看着情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好半晌,他才抬起头来,沉声询问道:“东江军在秀岩地区增兵,是预判到了我军的行动,还是因为移民需要,在秀岩以南安置百姓,屯垦耕种?”
  
  希福想了想,答道:“东江镇有大量移民需要安置,目前的土地不够,奴才以为是给移民耕种所用。”
  
  李永芳躬身答道:“回汗王,下官也以为后者的原因最为可能。”
  
  东江镇对于百姓的保护,一向是很重视的。特别是郭大靖崭露头角之后,从光复金州开始,便是严防死守。
  
  多尔衮垂下眼帘,陷入沉思。
  
  他是认同李永芳的判断,移民的涌入,辽镇官兵的安置,光是辽南三州,显然是不够的。
  
  重兵防御,确保百姓的安全,保卫耕种的收获,确实是东江镇的作风和手段。
  
  但有这两万人马,难道只是防御护民,多尔衮也不会这么天真。
  
  如果阿敏所部深入辽东后,秀岩的敌人从侧翼出击,截断退路和补给线,也是正常的反击手段。
  
  “从辽阳调动一万人马,确保东征部队的后路,你们觉得如何?”多尔衮抬起头,扫视着李永芳和希福、刚林三人。
  
  多尔衮的判断和郭大靖、毛文龙是一样的,都不认为在短期内对手会在辽南发动进攻。
  
  但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毕竟距离虽远,可两天时间对手也能兵临城下。
  
  刚林早已有这样的想法,马上便躬身表示赞同,“调兵至连山关,奴才以为最为合适。进可至凤城,退可援辽阳。”
  
  即便能从辽阳调兵,也不宜离得太远。一旦东江军发动进攻,回援也完全来得及。
  
  连山关已经有五千守军,再加上一万人马,凤城有事,便可以前出增援。
  
  希福开口奏道:“奴才以为,东征部队在凤城应留有重兵防守,与连山关互相呼应。而对于敌人踞守的城池,若防守严密,便绕而不攻。若敌出击,便正可消灭其于野外。”
  
  李永芳也表示赞同,奏道:“臣附议。”
  
  其实,发动这次辽东作战,除了多尔衮想要一场胜利增加威望以外,对于建虏的长期坚持,也是相当重要。
  
  今年的收成算是不错,但经历了遵化惨败和建州大败,在兵力和人口上都损失严重。
  
  如果想要维持战线,与越来越强大的东江军对峙,就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兵力。
  
  而兵力不能削减,且要维持备战的状态,就意味着劳力的大幅减少。无人耕种生产的话,建虏不战自败。
  
  正因为如此,李永芳、希福等人才同意进攻辽东的作战计划。如果能掳掠数万人口,弥补建州之败的损失,才能够维持一支相当数量的常备军。
  
  战略上的被动,整体实力上的衰弱,在表面上,或是外人可能看得不是那么清楚。也只有自己才明白,处处捉襟见肘,处处难以支应。
  
  或许,最了解自己的就是敌人,就是对手。
  
  多尔衮时时会这样想,自从东江镇公开宣称“三年平辽”之后,他就更震惊对手的洞悉和判断力。
  
  如果颓势难挽,面对敌人的不断压缩推进,多尔衮确信是很难坚持三年的,尽管他平常都表现得镇定自若、信心满满。
  
  “既然没有意见,那便如此布置,按期发动吧!”多尔衮面色严肃地说道:“如今的形势,尔等都很清楚。不战就是坐以待毙,若是再败,更加不堪设想。”
  
  众人躬身施礼,纷纷退了出去。
  
  多尔衮收起了那副人前的姿态,向后靠进椅子,微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
  
  如今的形势,比老奴刚死、皇太极初继位时还要难过,甚至可以说是最危机的时期。
  
  那个时候,不过是四方封锁、物资贵乏。但不管是辽西的明军,还是僻处海岛的东江镇,抑或是朝鲜和察哈尔部,都没有发起主动进攻的实力。
  
  也正因如此,皇太极才能先击察哈尔,再征朝鲜,打破四方封锁的困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游戏炮灰NPC她A爆全球 穿成恶毒白月光后女主觉醒了 重生九零真千金靠药膳暴富了 锁春深 桃花马上请长缨 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 重生神之游戏 我能无限附体 这不可能是我妹妹 大唐第一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