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权负责 (第1/2页)
火力第一,火力优先,火力压制,崇尚火力,是郭大靖指挥作战最大的特点。
不仅如此,强调层次性打击,尽量增加火力的覆盖范围,也是他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勤王”行动中,郭大靖不但要多带佛朗机炮,还要抽调至少三千的飞骑。这样的话,船只的承载力就显得不够。
毛文龙听完了郭大靖的讲述,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是用武器装备来弥补兵力的不足。
但郭大靖的想法显然还不只如此,留守较多的兵力,也是为此而做准备。
“大帅万金之躯,事关我东江军的前途和命运,末将还是以为不当轻易涉险。”
郭大靖望着毛文龙,诚恳地说道:“大帅可率留守人马展开行动,光复复州卫城、盖州卫城,甚至是海州城。”
如果能够在辽东也有所斩获,起到牵制作用,毛文龙没有亲自率兵勤王,也能说得过去。
况且,毛文龙还可以再编个伤病发作的借口。这样的话,带病指挥牵制作战,以解京师之围,就更让人找不到攻讦弹劾的借口了。
建虏如果绕道入关,明军各部必然是败绩连连,损兵折将。而东江军除勤王、牵制外,还能报捷。对比之下,就更没有降罪责罚的理由了。
而郭大靖所说的都是城池堡寨,不是复州、盖州、海州这样大片的地区。
这就能够取巧,反正这些堡寨都是建虏放弃的,派个千八百人去占上,哪怕是暂时的,也可以向朝廷报捷。
再说,建虏经过镇江堡的教训,很可能收缩防线。东江军现在不急于占领,到时候就全拿下,战绩也够亮眼的。
毛文龙不用郭大靖说得极为详细,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尽管对于郭大靖的担心,毛文龙并不是很在意。他不相信袁崇焕会杀他、敢杀他,除非皇帝要杀他。
但如此关心他安危的,在东江镇也没有超过郭大靖。对此,他心中是温暖的,是感动的。
“本帅便坐镇金州,指挥牵制作战。”好半晌,毛文龙终于下定了决心,好象浑身都卸下千斤重担,一下子轻松下来。
“大帅英明。”郭大靖马上拱手,表示对这个决定的双手赞成。
毛文龙伸手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满脸和蔼的笑容,站起身说道:“本帅又能享清闲了。勤王行动由你全权负责,本帅可撒手不管了。”
郭大靖赶忙起身,说道:“末将还需大帅指点……”
毛文龙呵呵笑着摆了摆手,不顾郭大靖的挽留,在众人的相送下,出屋而去。
说实话,毛文龙对于去京畿地区指挥作战,也是心存疑虑,或者说是忌惮。
建虏绕道入关,哪怕是破坏不大,也势必让皇帝震惊和震怒,并引起朝堂上的大变。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多少年了,京畿地区也未遭到外敌入侵。可以想见,建虏杀入京畿,会在朝野掀起多大的风浪。
一批文官武将受到严厉责罚,已经是可以预料的事情。皇帝爱牵怒的脾气禀性,毛文龙也看得挺清楚。
也就是说,不管“勤王”行动能取得多大战果,身处京畿地区的他,福祸也不好预测。
你说“勤王”,却不奔京城,而是操建虏后路,把皇帝置于何处?
好吧,你可以编风浪难测、船队偏航的借口。但同样的,登陆之后就应该前往京城,让万岁少受惊吓。
如果有大臣以此挑毛病,皇帝也有这样的想法,那毛文龙就真的危险了。
一纸圣旨颁下,你接不接?召你入京面圣,你去不去?
也或许皇帝龙颜大悦,给毛文龙晋爵封侯,但这种可能性太小了。毛文龙已经是武将的巅峰,除了平安,他还想再奢望什么呢?
郭大靖统领人马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官职,还是身份,皇帝都不能把他怎么样。立下战功的话,甚至会加恩笼络。
毛文龙很明白,郭大靖可不是为了争功,而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戴。
他也很清楚,如果没有他,东江军目前的精诚团结,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分崩离析可能不至于,但也绝不会象现在这般拧成一股绳。
他也知道,郭大靖最大的担心便是东江军不能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块想。一个各怀心思的团体,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
送走了毛文龙,郭大靖等人彻底放松下来,不仅是畅所欲言,连坐着站着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都与之前大不相同。
甚至于,周庆还让人拿来了酒,还有几个小菜,几个人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商议着事情。
部队,武器装备,弹药物资,水师船只,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是多少罢了。
郭大靖要把火箭全部带上,但在明面上,随军携带的只有两千多枝。除了火箭,还有地雷、火药等弹药物资。
有效的利用空间只是其一,郭大靖还要在京畿地区获得粮食和马匹,以及就地打造储存的火箭发射架等物资。
强抢很难听,改成征用就顺耳多了。而且,郭大靖是打着借的名义,是要给人打欠条的。至于什么时候还,怎么还,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总之,就是能从京畿就地获得的物资,出征的东江军就少带,甚至是不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勤运输的压力。
“沿途村镇的大户,家中有多少粮食,有多少牲口,最好都能记录下来。”郭大靖喝着小酒,笑着说道:“咱们不能象强盗似的挨家砸门征收,要有的放矢,征收一家大户就顶一百家平常百姓。”
马民点头道:“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陆续派人去做这项工作,还有数月时间,应该能搞得更详细。”
“有些城池,我军经过的话,未必会开城门。”周庆对此还有些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我军的行进和补充。”
郭大靖露出一丝鄙夷的冷笑,说道:“可以提前安排细作入城,作里应外合的准备,但时间不宜太早。另外,某还有个办法,正在实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