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你信吗 (第1/2页)
07年网民数量也不算少,快两个亿了。
但是真正有社交需求的却不算太多,尤其是这种内容向的社交需求,和扣扣那种即时通讯类社交需求还不一样。
因为大部分网民上网的目的就两个,要么查资料学习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要么就是和扣扣好友中特定的目标好友聊天,而不是把时间消耗在随机网友的日常瞎聊中。
没办法,这年头的网费不便宜,相当大一部分网民是在网吧上网,每一分钟都很值钱。
但再过一两年,3G网的出现,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以及手机性能的提升,将会催生出一大批随时随地可以上网闲聊的人,也就是拥有大量碎片化时间的人。
这些人的时间比较琐碎,玩游戏、看电影甚至和扣扣好友聊天都不能获得比较好的体验,但刷微博却再合适不过,简直就是为这一群人量身定做的。
说不好听点,微博用户就像闲着没事儿聚集在村口聊天的老头老太太,没事儿的时候就凑一堆瞎聊,啥都聊,真假无所谓,能打发时间就好,但有事儿的时候能立刻抽身离开,完全不受限制,毕竟只是闲聊而已。
但打牌打麻将就没有这些优势了,玩得真开心呢你说你有事儿抽身走了,其他人多扫兴,次数多了谁还陪你玩?
这就是基于用户关系所营造出来的信息传播、共享、获取的社交软件所特有的优势,能在最琐碎的时间碎片中传播、发表、获取完整的信息,只要在这个生态中,任何信息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传播。
说得通俗点,在微博里,你有事儿就忙你的,忙完了再来也不耽误你吃瓜看戏摇旗呐喊。
但现在跟叶甄这些人说这些,就有点太超前了,毕竟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还很浅薄,哪里知道什么时间碎片啊,这种概念都是在微博、短视频等平台火了之后人们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先总结出来这些概念才诞生微博、短视频等平台。
他这个重生者,闷声发大财就好。
杨磊用春秋笔法把他对微博的理解给叶甄和张海洋简单讲了一遍,最后才重点叮嘱张海洋,“内容这块,一定要把握好,我们的内容可以高大上,但整体而言一定要接地气,尤其在起步阶段,一定要营造出那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社交氛围,而不是相反。”
“接地气?”
“嗯,就是一个形容词,你可以理解为庸俗化,但接地气这个词汇本身就明显很接地气,对吧?”
张海洋和叶甄琢磨了一会儿,齐齐鼓掌,“老板不愧是老板,这个词,绝对了,真的绝了,这是自创的吧,用在某些场合和语境中简直不要太贴切,用在咱们的微博上更是如此,三个字就把微博的特质形象清晰准确地概括出来,真了不起。”
叶甄也眉目连闪,“我感觉,这三个字有机会成为流行语之一,比什么庸俗化、通俗化、平民化都好听,但本质却是一样的,这才是真正的说话的艺术。”
杨磊摆摆手,“别太过分了啊,拍马屁也没这样拍的,就是随口一说的词儿而已,没啥稀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