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得家庭市场者得天下 (第1/2页)
刚刚进入七月,冷清了一段时间的华纳制片厂再次人声鼎沸,安娜?普林茨、汉娜?瑟琳娜、麦克?道森、吉米?卡特以及约翰?施瓦兹曼等人纷纷结束休假,重新在华纳制片厂集结,准备与杜克一起筹备最新的项目。
由于没有举办新闻发布会,华纳制片厂大门附近围了数量众多的记者和狗仔,所有人乘坐的汽车几乎都是挤进的片场。
不过,他们同杜克一样,早都习惯了这种场面。
同时出现在片场的,还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加里?奥德曼、迈克尔?凯恩、劳伦斯?菲什伯恩等诸多的明星演员。
没错,杜克的新项目就是蝙蝠侠,在华纳兄弟的不断催促下,新的蝙蝠侠剧组正式成立,这一部同样没有待蝙蝠侠的称号,项目被命名为《黑暗骑士崛起》。
这也是新《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结篇。
作为一部续作,演员的高额片酬是无法避免的,单单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人的片酬就高达两千万美元,整部影片的预计制作成本也高达2亿5000万美元,也是杜克从业以来最高的单部影片投资。
除去这些老演员外,杜克此前也敲定了一些新演员,比如让身高腿长的盖尔?加朵出演赛琳娜?凯尔,詹姆斯?弗兰科出演约翰?布莱克。
至于里面的大反派贝恩,杜克对于一直在独立圈和文艺圈混迹的汤姆?哈迪无感,有意让一个真正的大块头来出演这个角色。
其实杜克非常清楚,无论如何贝恩都不可能超越小丑。
小丑这个角色能成为经典,一方面是设定和演员的发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斯?莱杰的离世。
没有希斯?莱杰的离世,小丑绝对达不到如今的高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杜克总不能让出演贝恩的演员也死掉,他还没有这么疯狂。
这个毁灭者贝恩,在杜克的设定中,将更多展示强悍的搏击能力、煽动能力以及对于无政府主义的疯狂。根本不用过多的去挖掘心理层面。
《黑暗骑士崛起》将以三部曲的形式走向有如史诗般宏大的最终篇章,在《黑暗骑士》快要结束的时候,‘蝙蝠侠’是拯救了哥谭市的真正的英雄,可是现在。他却成了多余的存在,被人弃之如履。
这是一个充满阴谋却又命中注定的结局,最终使得蝙蝠侠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杀犯,他需要为哈维?丹特的不幸惨死负责——只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哈维不但没有死。还成为了复仇心切的“双面人”,作为一个嫉恶如仇的改革运动的先锋,他为城市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以说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哥谭市实施了高压且强硬的新法律,把所有的罪犯都关进了大牢,要不就是彻底的驱除出这座城市……
新一集的故事将开始于8年后,看上去‘蝙蝠侠’和吉姆?戈登似乎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而整座城市也进入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看起来真的不再需要‘黑暗骑士’了——也许观众会认为是‘蝙蝠侠’的真身布鲁斯?韦恩赢得了这场战斗,可是他却因为发生的一切深受折磨。全然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再以蝙蝠侠的面貌示人——所以到了第3部影片当中,杜克基本上需要做的就是处理以前发生的事件的连带结果,包括‘蝙蝠侠’本身和其他出现过的人物。
作为《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结篇,杜克决定讲述的是一个不会再得到任何延伸的故事,而这些内容早在2005年他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时候,就已经把剧本大纲和人物设定提交给了华纳兄弟。
这部影片的尺度要小于《黑暗骑士》,作为投资2亿5000万美元的超级巨制,影片必然是PG-13的级别。
从实质上来说,《蝙蝠侠》三部曲都没有脱离PG-13的全家欢的范畴。也正是PG-13的分级,才保证影片能够大卖。
在好莱坞,电影运作想要得到足够的市场回报,必需要考虑使能够被不同族群、不同的媒介平台共同理解和接受。在家庭娱乐的多样化发展平台中——影院、电视、家庭影院、游戏、玩具或其他形式的衍生品,PG和PG-13级电影这一类型最容易被接受并获取商业上的成功。
这类电影指的是一系列在各媒介平台上能够覆盖17岁以下观众的电影,这些电影能够跨越人口和文化的障碍,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
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基本都能划分到这一行列当中。
以通俗性、奇观、情感线、正能量来塑造故事和形象,并且在商业盈利的需求下。取悦尽可能多的观众,得罪尽可能少的、文青化的观众,是这类电影最大的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